无标题文档
您好,欢迎光临涟源市国土资源局网站!今天是: 简体版 | 繁体版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群导航 省厅主站 区县: 用户名: 密码: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电话:
12336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土资源业务 > 测绘管理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6年第28期(总第113期)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24
 【动态集锦】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中国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多个项目围绕发展空天探测、开发和利用技术进行展开说明:

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开展依托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围绕已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等任务,在暗物质、量子力学完备性、空间物理、黑洞、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发现与突破。研制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等,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为在地球空间耦合规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探测、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太阳磁层与爆发活动之间关系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奠定基础,引领带动航天尖端技术发展。

深空探测。围绕太阳系及地月系统起源与演化、小行星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外生命信息探寻等重大科学问题,以提升我国深空探测与科学研究能力水平为目标,力争获取一批原创性科学成果。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实施世界首次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探测。2020年完成小行星、木星系、月球后续等深空探测工程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

首次火星探测。围绕火星环境、地质等研究和生命信息探寻等科学问题,按照“一步实现绕落巡、二步完成取样回”的发展路线,到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突破火星环绕和进入、着陆与巡视核心关键技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开展火星全球性、综合性的科学探测,高起点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实现我国月球以远深空探测能力的突破。

地球观测与导航。突破信息精准获取、定量遥感应用等关键技术和复杂系统集成共性技术,开展地球观测与导航前瞻性技术及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等技术研究,为构建综合精准、自主可控的地球观测与导航信息应用技术系统奠定基础。

新型航天器。突破分布式可重构弹性空间体系与技术体制、分布式可重构航天器协同测控和能量传输等关键技术;加强超强性能航天器平台、可维修可重复使用卫星、空间机器人等技术研发;面向下一代新型空间系统建设,开发智能高品质新型卫星平台等。推进我国空间体系战略转型、空间探测新机制、空间技术前沿理论与自主核心技术发展。

重型运载火箭。围绕深空探测、载人登月等大规模空间活动任务需求,研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百吨级重型运载火箭,2020年前突破10米级大直径箭体结构、500吨级液氧煤油和220吨级液氢液氧两型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等核心关键技术,确定合理可行的总体方案。全面开展工程组织实施,带动一系列高新技术集群突破。

(据泰伯网

国家发改委发声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互联网+”便捷交通重点示范项目。同时方案提出,将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鼓励汽车厂商前装北斗用户端产品,推动北斗模块成为车载导航设备和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

早在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曾发文称,将促进信息消费,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化发展。文内指出,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正出于关键机遇期,加速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十分迫切。虽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渔业、水文、气象、灾害监测和应急救援等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效益,但在全球卫星导航多系统并存竞争和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仍面临过渡依赖美国GPS系统、产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加快推动基于我国自主系统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已经刻不容缓。对此,在去年8月文件中也系统具体的提出了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具体措施。

(据泰伯网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团出席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会议

8月3日至5日,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UN-GGIM)第6次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再次当选为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决议于2011年7月成立,是全球地理信息领域最高级别的政府间协商机制,旨在为成员国以及与相关国际组织之间提供一个协调和对话平台,就提高地理信息数据与服务互操作性的共同准则、政策、方法、机制和标准,提出工作计划和指导方针。委员会由各成员国指派的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专家组成,相关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私营机构代表作为观察员参加委员会的活动。

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约50个观察员机构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UN-GGIM会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副秘书长吴红波在开幕式上致辞。根据相关程序规则,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墨西哥国家统计与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罗兰多·奥坎普、美国国家统计局地理信息部门负责人蒂姆·特雷诺等3人,在此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3位共同主席分别主持了会议各项议程的审议工作。

会上,各成员国代表团听取了UN-GGIM秘书处、各工作组和区域委员会、相关专业团体的工作汇报,围绕全球大地测量参考框架,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及相关工作,全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类型,地理信息与统计和其他数据融合,地理信息应用于土地行政和管理,灾害应急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国家地理信息管理体制机制、法规政策框架、标准贯彻实施等议题,充分协商并形成一系列决议。会议成果进一步明确了地理信息管理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关键性作用,以及促进地理信息数据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强合作与协调的迫切需要。

此次会议是UN-GGIM进入第2个五年发展的首次工作会议。2016年7月27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了一项题为“关于加强地理信息管理机构安排”的决议。UN-GGIM历经一年,全面总结成立5年来的工作并开展全球范围协商,由共同主席国墨西哥牵头,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向经社理事会提交了该决议草案。决议充分肯定UN-GGIM成立5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认为UN-GGIM能够继续为联合国的工作做出贡献,特别是在帮助成员国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发挥作用,同意进一步扩大和加强UN-GGIM的职责。该决议标志着全球地理信息管理2.0时代开启。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中国首颗高轨遥感卫星发射将为地球拍“大片”

8月10日6时5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高分三号”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它能提供最高1米分辨率的遥感成像,更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C频段多极化SAR卫星。

“高分三号”卫星工程总师徐福祥介绍,作为高分专项中的首颗微波遥感卫星,与其他光学遥感卫星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配置有一套先进的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载荷,解决了在夜间以及多云、雷雨等气象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的观测难题,能够提供全天时、全天候的遥感成像。

“高分三号”的成功发射将能极大地改善我国民用天基高分辨率SAR数据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其数据将服务于海洋、减灾、水利、气象以及其他多个领域,为海洋监视监测、陆地环境资源监测和应急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中国气象局是“高分三号”的用户之一。该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覃丹宇介绍,“高分三号”通过搭载SAR,将微波遥感的分辨率提高到了米级,提供了新的遥感数据资料,这将对风云系列卫星载荷发展的基础研究起到帮助。

2010年启动实施以来,高分专项工程按照“统筹规划、军民结合、自主创新、强化应用”原则,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卫星数据广泛应用于抗洪救灾、环境保护、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等众多领域,培育形成了较大产业化发展空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技术、管理、应用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成果。以卫星应用为例,截至2016年7月,高分卫星数据已在18个行业、1800多家单位得到了广泛应用,各行业已经累计使用数据近600万景。高分卫星16m数据已全部替代进口,2m/8m数据替代率80%以上,1m/4m数据也部分替代进口数据,分辨率低于2m的国外卫星数据已基本退出国内市场。

据相关报道,高分专项还走出国门,正在与埃及协商建立中埃联合区域数据与应用中心,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据泰伯网

22颗北斗导航卫星正式入网提供服务

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22颗卫星已完成入网测试评估,正式入网提供服务,卫星编号13。

据悉,该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于2016年3月3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据北斗网

山西省印发“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

近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印发《山西省“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总结回顾了“十二五”全省基础测绘工作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新时期社会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确定了“十三五”期间全省基础测绘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上一篇        下一篇
无标题文档